美国和欧盟相继向中国光伏产业挥动“双反”大棒后,中国印度近日也宣布收到国内企业对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调查申请,中国光伏业可能遭遇“三面夹击”。业遭研究如何应对接踵而来的面夹打击和危机?相关人士认为,除了相关部门积较争取沟通外,击多举中国光伏产业还需增强信心积较抗辩应诉,措并同时加快国内新市场开发。对光
印度接棒欧美中国光伏产业或遭“三面夹击”
印度近日宣布,伏反其国内企业申请对中国的倾销太阳能电池板提起反倾销调查。印度反倾销局称,市场2012年9月12日该局已收到印度业界申请,中国对原产于马来西亚、光伏中国、业遭研究中国台北和美国或从上述国家和地区出口的面夹太阳能电池组装板或部分组装板进行反倾销调查。
在此之前,击多举美欧已相继向中国光伏产业挥动反倾销“大棒”。
2012年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发表声明称,初步裁定对从中国进口光伏产品(主要是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征收31.14%至249.96%的高额反倾销税。
欧盟委员会2012年9月6日发布公告,正式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迄今对中国非常大规模的贸易诉讼,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
实际上,印度此番举动并没有让中国业界感到太意外,因为早有先兆。2011年12月19日,中国商务部网站上就曾发出预警提示,印度商工部近期已收到国内太阳能电池板产业提交的对原产于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调查申请,预计一个月内可能发起反倾销调查。
据一份市场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对印度出口的光伏组件贸易额约16亿元金额,这与200多亿美元(约合1300亿元金额)的对欧出口额相差非常大。相比于占国内光伏产品出口70%份额、逾200亿美元贸易额的欧洲市场,即使印度相关部门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出台反倾销措施,对于国内光伏产品出口形势的负面影响远逊于欧洲。
印度今年7月发生了11年来非常大规模的停电事故,折射出印度亟需太阳能灯可更新能源的发展机会。印度的“国家太阳能计划”提出到2013年光伏离网发电200兆瓦,并网发电2000兆瓦,预计在2022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吉瓦。
业内人士表示,印度本土太阳能制造业并不发达,其国内光伏市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口。该国希望限制进口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但却又希望外资去该国设厂,以带动其经济。其对中国太阳能电池的反倾销虽然也会给国内光伏产业带来影响,但因印度市场本身规模较欧美小,此次反倾销调查对中国产业的影响也相对有限。
虽然中国出口印度的光伏产品数量并不多,但对目前身陷困境的中国光伏企业来说,一旦反倾销成立,中国企业将失去开拓这一新兴市场的优势和机会,同时相关人士担忧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中国能源网重要地位信息官韩晓平担心,这股反倾销浪潮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扩散开来。韩晓平指出,由于没有在美国开始光伏反倾销调查时采取及时行动,欧盟和印度跟进对中国光伏产业进行反倾销。未来,巴西等金砖国家甚至更多国家或会跟进。这些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也担心,中国产品卖不到美国和欧洲,会不会到第三世界去倾销,于是开始以反倾销调查为名,阻止中国产品进入。这个局面一旦形成,会对中国光伏产业形成灭顶之灾。
一位券商分析师对此称,目前中国龙头企业已在印度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印度也挥起反倾销大棒,这些企业近几年好不容易在印度市场建立起的优势地位可能迅速会丧失。从这一角度来看,印度反倾销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